光伏并網是將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直流電轉化為與電網匹配的交流電,接入公共電網或用戶端供電系統的過程。這一技術是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的核心環節。以下是
光伏并網的關鍵要點及實用指南。
一、光伏并網的核心形式
1. 集中式光伏并網
適用于沙漠、荒原等大面積場景,通過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直接并入高壓輸電網絡,實現規模化電力輸送。
2. 分布式光伏并網
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優先滿足用戶自身用電需求,余電并入配電系統,靈活性高且貼近用電終端。
二、系統分類與應用場景
1. 無逆流系統
發電量僅供用戶自用,多余電力不返送電網,適合用電穩定、余電較少的場景。
2. 有逆流系統
支持余電上網,用戶可通過售電獲取收益,適合光照充足、發電量大的地區。
3. 切換型系統
可在電網供電與光伏發電間靈活切換,保障用電穩定性,適用于電網不穩定的偏遠地區。
4. 儲能型系統
配備蓄電池存儲多余電能,提升系統調節能力,尤其適合對供電連續性要求高的場景。
三、電壓等級選擇標準
光伏并網電壓需根據裝機容量科學匹配:
- 220V/380V低壓并網:適用于中小型分布式項目(如戶用光伏)。
- 10kV及以上高壓并網:適用于集中式電站或大型工商業項目。
優先選擇低電壓等級,以減少電網沖擊和建設成本。
四、技術要點與安全規范
1. 電壓穩定性
并網可能引起局部電壓波動,需通過逆變器調節確保電網安全。
2. 諧波抑制與無功補償
逆變器等設備易產生諧波,需加裝濾波裝置,必要時配置無功補償設備。
3. 短路保護與孤島監測
系統需具備快速切斷短路電流的能力,并安裝防孤島裝置,在電網斷電時自動斷開連接,避免安全事故。
五、并網申請與驗收流程
1. 材料準備
用戶需向電網公司提交身份證明、房屋產權證明(或土地使用文件)及并網申請表。
2. 流程步驟
- 提交申請:電網公司審核資料并制定接入方案 。
- 電站建設:按方案施工,確保符合技術規范。
- 驗收調試:電網公司7個工作日內完成計量裝置安裝、合同簽署及并網測試。
- 正式運行:驗收通過后即可并網發電,用戶可通過線上平臺或電話查詢進度。
六、優化建議與政策支持
- 優先采用380V低壓分散式并網,降低對電網的影響。
- 關注地方補貼政策,合理規劃裝機容量以提升收益。
- 選擇具備資質的設計與施工單位,確保系統安全及長期運行效率。
光伏并網技術的成熟應用,不僅提高了清潔能源利用率,還為用戶創造了經濟價值。隨著政策支持和技術迭代,光伏并網將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推手。